一方面保護用戶的視力,另一方面也更方便用戶在黑暗的環境下閱讀。所以包括蘋果 iOS 系統、知乎等很多系統和軟件早已適配了深色模式。
對用戶有益,便是大勢所趨。這一點毋庸置疑。
微信作為國民級應用,其深色模式也早已被期待很久。但當這一天終于到來時,網絡上卻出現了「喜歡」和「吐槽」的兩種聲音。畢竟各花入各眼,相信微信這樣專業的團隊,不可能在顏色等諸多問題上簡單對付了事。
之所以聲音不同,是因為每個人的感受和利益體不同。畢竟,微信已經綁定了太多人的生活和工作。今天我從公眾號運營者以及「企業門戶」的角度來談談,「深色模式」可能會帶來的影響,以及應該對此做出怎樣的調整。
公眾號的優點是門檻更低。微信免費提供了一個易于操作的平臺。正如微信的口號「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」(本文中的「品牌」也泛指個體,涵蓋了品牌公眾號運營者、公眾號寫作者等等)。
缺點也很明顯,更為被動。企業和品牌和個體,無法像網站一樣將一些底層代碼和操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。比如一個深色模式,便讓無數的公眾號陷入亂碼的狀態:
這個問題背后,恰凸顯了公眾號運營者「中間商」的角色和地位:上游是微信的平臺運營商,下游是用戶。所以當上游技術模式發生變化、下游用戶體驗急需改進時,「中間商」沒有理由不立刻改變自己習慣了的編輯辦法和操作邏輯。
事實上,「中間商」不止是你所熟悉的公眾號的小編,還有很多依附微信平臺的平臺。包括微信公眾號的寫作者和創業者、品牌公眾號運營者、圖片設計者、表情包創作者、第三方技術服務平臺提供方等等。
微信推出「深色模式」,「中間商」的難度指數級增大。昨晚公眾號運營者只能連夜修改自己的視覺系統;同時,表情包創作者的門檻也在不斷提高;第三方技術服務平臺也不得不提供適配「雙重模式」的元素和模板……
打個比方:如果過去是做一個單選題,那未來可能會需要做多選題,要兼顧深淺模式。考過試的人都知道,多選題的難度要比單選題復雜太多。
但現在135、秀米等第三方提供的一大半「花哨模板」可能都不會再兼容「深淺模式」。在這種情況下,小編就要盡量說服甲方和領導,盡量使用一些飽和度較低的色彩。
因為你不知道你的萬千粉絲中,有多少人在使用深色模式,有多少人在使用淺色模式。
降低色彩飽和度和明度,這可能是你目前唯一能做出的折中選擇。
于是很多公眾號,尤其是品牌的官方公眾號都在試圖用精美的排版、長圖等等方式去進行傳播。尤其是短內容。內容不夠,排版來湊。
但其實公眾號的屬性和特點,已經無法做到既承載長文、又發布短內容。張小龍在今年微信大會的視頻中提到:「微信的短內容一直是我們要發力的方向」。言外之意,公眾平臺已經越來越成為長內容的載體。
明白了公眾號的這一定位,再加上「深色模式」的助推,其實是在倒逼那些短內容轉移到其他的承載方式,比如視頻號。承載長內容的公眾號越來越不需要花哨的排版,只需要擲地有聲的干貨文章。
長文自然也給不少內容輸出者提出了不小的挑戰。未來只有有高質量的文章才更適合公眾號,也更易于被用戶所接受。所以公眾號的出路只有一條:回歸「原創長文」的定位,提升內容質量。
現在在微信生態內,短內容將越來越被「視頻號」所替代,在「視頻號」內測期間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。而長內容則繼續在公眾號上進行展示。最終,「視頻號」和「公眾號」,甚至微信群、小程序、騰訊直播平臺等等都會互相協同。
「視頻號」未來或許不會是簡單的抖音和快手。但有這樣的一個說法,「視頻號」在某種程度上其實跟「微博」有幾分相似。這樣的思路去布局很有可能吃到流量紅利。
以上,也同樣適用所有的創業者,將風險和機會都投放在不同的籃子里。深色模式的一個小小的調整,對于生態來說,沒想到變化都是極其巨大的。用一句時髦的話:平臺一個小小的變動,散落在個人身上,可能都可以決定他們的生死。
重新定位的品牌的自有媒體布局。包括公眾號在內的新媒體再也不僅僅只是一個渠道,而是你品牌和企業最重要的核心資產之一,也是商業最重要的一部分。
讓商業回歸商業。
重新審視并定位你產品的目標人群,找到你的目標消費者集聚的地方。因為那里才是你想要的方向和未來。
之所以聲音不同,是因為每個人的感受和利益體不同。畢竟,微信已經綁定了太多人的生活和工作。今天我從公眾號運營者以及「企業門戶」的角度來談談,「深色模式」可能會帶來的影響,以及應該對此做出怎樣的調整。
01.過去的單選題,變成了多選題
公眾號,現已成為很多企業最重要的對外門戶和品牌輸出的自有媒體平臺,沒有之一。幾乎可以完全等同于PC時代的網站。公眾號的優點是門檻更低。微信免費提供了一個易于操作的平臺。正如微信的口號「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」(本文中的「品牌」也泛指個體,涵蓋了品牌公眾號運營者、公眾號寫作者等等)。
缺點也很明顯,更為被動。企業和品牌和個體,無法像網站一樣將一些底層代碼和操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。比如一個深色模式,便讓無數的公眾號陷入亂碼的狀態:
這個問題背后,恰凸顯了公眾號運營者「中間商」的角色和地位:上游是微信的平臺運營商,下游是用戶。所以當上游技術模式發生變化、下游用戶體驗急需改進時,「中間商」沒有理由不立刻改變自己習慣了的編輯辦法和操作邏輯。
事實上,「中間商」不止是你所熟悉的公眾號的小編,還有很多依附微信平臺的平臺。包括微信公眾號的寫作者和創業者、品牌公眾號運營者、圖片設計者、表情包創作者、第三方技術服務平臺提供方等等。
微信推出「深色模式」,「中間商」的難度指數級增大。昨晚公眾號運營者只能連夜修改自己的視覺系統;同時,表情包創作者的門檻也在不斷提高;第三方技術服務平臺也不得不提供適配「雙重模式」的元素和模板……
打個比方:如果過去是做一個單選題,那未來可能會需要做多選題,要兼顧深淺模式。考過試的人都知道,多選題的難度要比單選題復雜太多。
02.「深色模式」之后的幾條建議
寄人籬下,既無法左右上游微信平臺,又不能影響用戶體驗,那么,這些「中間商」要怎么做?簡單梳理了幾條建議:1.盡量不使用花哨的排版,降低色彩飽和度。
現在,很多公眾號的審美標準是由品牌的領導和用戶畫像決定的。有些人偏愛簡約的性冷淡風,有些人喜歡花花綠綠的排版……審美這事,本身就沒有對錯的標準。但現在135、秀米等第三方提供的一大半「花哨模板」可能都不會再兼容「深淺模式」。在這種情況下,小編就要盡量說服甲方和領導,盡量使用一些飽和度較低的色彩。
因為你不知道你的萬千粉絲中,有多少人在使用深色模式,有多少人在使用淺色模式。
降低色彩飽和度和明度,這可能是你目前唯一能做出的折中選擇。
2.讓公眾號回歸「原創長文」的定位,提升內容質量。
公眾號運營者目前的需求往往有兩方面:一是通過長文章發表自己的看法;另一方面是通過短內容曝光產品、介紹活動。于是很多公眾號,尤其是品牌的官方公眾號都在試圖用精美的排版、長圖等等方式去進行傳播。尤其是短內容。內容不夠,排版來湊。
但其實公眾號的屬性和特點,已經無法做到既承載長文、又發布短內容。張小龍在今年微信大會的視頻中提到:「微信的短內容一直是我們要發力的方向」。言外之意,公眾平臺已經越來越成為長內容的載體。
明白了公眾號的這一定位,再加上「深色模式」的助推,其實是在倒逼那些短內容轉移到其他的承載方式,比如視頻號。承載長內容的公眾號越來越不需要花哨的排版,只需要擲地有聲的干貨文章。
長文自然也給不少內容輸出者提出了不小的挑戰。未來只有有高質量的文章才更適合公眾號,也更易于被用戶所接受。所以公眾號的出路只有一條:回歸「原創長文」的定位,提升內容質量。
3.布局「視頻號」。
如果企業有發布短內容的需求,那怎么辦?建議盡早布局「視頻號」。現在在微信生態內,短內容將越來越被「視頻號」所替代,在「視頻號」內測期間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。而長內容則繼續在公眾號上進行展示。最終,「視頻號」和「公眾號」,甚至微信群、小程序、騰訊直播平臺等等都會互相協同。
「視頻號」未來或許不會是簡單的抖音和快手。但有這樣的一個說法,「視頻號」在某種程度上其實跟「微博」有幾分相似。這樣的思路去布局很有可能吃到流量紅利。
4.不要過分倚重單一平臺。
現在,用戶的注意力越來越多被各種平臺所蠶食,公眾號的打開率已經跌成了狗。2013年左右你錯過微信公眾號的紅利,現在你可能還會有奮起直追的機會。但是如果把力量同樣投入在更多流量洼地,可能會帶來更好的效果,包括微信生態內的「視頻號」,也包括快手、B站、抖音、小紅書等其他站外的其他平臺。以上,也同樣適用所有的創業者,將風險和機會都投放在不同的籃子里。深色模式的一個小小的調整,對于生態來說,沒想到變化都是極其巨大的。用一句時髦的話:平臺一個小小的變動,散落在個人身上,可能都可以決定他們的生死。
重新定位的品牌的自有媒體布局。包括公眾號在內的新媒體再也不僅僅只是一個渠道,而是你品牌和企業最重要的核心資產之一,也是商業最重要的一部分。
讓商業回歸商業。
重新審視并定位你產品的目標人群,找到你的目標消費者集聚的地方。因為那里才是你想要的方向和未來。
本文地址:http://murenxiang.com.cn//article/2020/0324/15809.html